
-人物專訪 –
【SEN 友善 x 創新思維】童SEN同戲共同創辦人及行政總監 黃厚豐先生|人物專訪
「我的興趣是儲存電子書,並將它們好好分類,這能幫助我理清思緒。但就不要問我看過多少本書啦!」身穿筆直紺藍色襯衫的黃厚豐(黃Sir)先生腼腆地笑著,與我們分享他的收藏。裡面竟然有過萬本電子書,但最引人注目的是,黃Sir的書籍分類標籤全都是四個字,且由他自行編輯,展現出他細緻入微的一面。
由助理教師(特殊教育需要)走向言語治療
作為童SEN同戲的最強大腦及領袖,黃Sir同時也是一位資深的言語治療師。「在大學時期,社區剛剛開始推出社會創新計劃,邀請大學生參與。巧合地認識了六位志同道合、對教育及未來充滿熱誠的同學,就一同開始在社區嘗試開展倡議特殊教育需要(SEN)及照顧者支援工作,成立了童SEN同戲。」
黃Sir不是SEN人士,也沒有SEN的親友,究竟他如何走上創建「SEN友善社區®」之路? 故事要由兒時學習經歷說起。
「小時候我發覺自己好難用傳統抄書的方式記憶及學習,於是要自創方式如口訣、故事聯想法等協助自己。」在大學時,他回想起兒時未能「自在學」的經歷,讓他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產生了同理心,加上腦中充滿了各種點子,促使他不斷推動這些想法的實踐。
最初在社區服務時,他接觸了屯門街坊,了解到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及其照顧者在社區生活時中面臨的困難,他表示:「不同需要的小朋友及家長已非常努力地進行各種訓練,以融入社會,然而我相信共融文化是『雙向』的,社區中的每個人都需要具備同理心,理解及尊重彼此的不同需要,這樣每個家庭才能在社區自在生活。」

大學畢業後,黃Sir隨即進入主流學校擔任助理教師(特殊教育需要),專注在前線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小學生,一年的經歷激勵他進一步深化自己的教學支援技巧。於是,他決定修讀教大言語治療碩士,研究個人化和小組的各項教學方式,並持續連結地區伙伴機構共創SEN及親子友善的地區支援服務。
開啟推動產業升級的觸角
聽其分享,黃Sir的言語表達上非常有系統且組織性,腦中已有多年階段性發展的藍圖,他表示:「教育及服務業界產業升級發展需按部就班,我們做的服務工作要求十分細緻,步伐清晰,目前推動業界對SEN友善社區®的認知,旨在為有心參與SEN友善議題的同工提供更多共創機會和方式,同時擴大受惠人士的覆蓋率。」

「4S是SEN友善社區®的核心,包括SENSE (共融意識)、SOURCE (友善教材)、SPACE (友善空間)、STEPS (靈活流程)。」他務求SEN友善社區®服務能「落地及入屋」,降低公眾參與共融議題的門檻,使童SEN同戲成為各類型機構的「共融伙伴」。他指出,「以Co-work連結各行各業,是共創SEN友善社區®的理想方式,因為我們相信人人都能參與共融議題,過往社署、公共圖書館、商界、大專學院、中小學、幼稚園、特殊學校、地區中心、學生組織、藝術家、環保機構、連歌迷會等都能共創SEN友善社區®服務計劃。」
研製友善教材及專業教學指引
黃Sir研製的教材數量眾多,除了過往出版共融 x 情緒桌遊、友善繪本及家長手冊等,還有許多日常用於支援學生學習的「發明」、如認讀文字的卡牌桌遊和繪本魔法箱等。他表示,研製這些教材帶來的滿足感,源於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的樂趣。

被問到最新推出的【友善繪本】得得探險家系列的靈感來源時,黃Sir分享他與學生的經歷,「SEN學生每天面對各種挑戰,常常在做事情時感到『唔得』、『做唔到』,然而只要提供適合他們的學習與表達方式的工具及流程,他們就能提升自信,完成不同任務,當中就像一個探險的過程。」訪問來到尾聲,他寄語,希望同學及家長了解到社區中有許多有心人願意與他們攜手同行,正如得得探險家所示,「你得我都得!」
後記
訪問中黃Sir多次感謝多年來不同專業顧問、團隊成員、地區伙伴同工、義工及家庭的支持和信任,讓他能順利在社區推展不同的服務工作,他形容「童SEN同戲走得慢,但是每一步也踏實。」他喜歡對稱及整齊的字句,會提及「小手拉大手」、「一步一腳印」等,讓筆者哭笑不得,既感受到他的真摯,也被他的懷舊幽默所感染。
人物介紹 – 黃厚豐先生
言語治療師,文學學士,教育言語及語言病理學暨學習障礙理學碩士,LSVT®️ Global及Lego®️-Based Therapy認可導師。註冊慈善機構「童SEN同戲」行政總監及義務講師,教育大學「校長嘉許計劃」得獎者,曾擔任香港書展、香港公共圖書館、慈善組織及大學分享嘉賓及比賽評審等工作,致力推廣親子共學、平等遊戲等理念,著作包括《同理玩®️親子共讀訓練手冊 – 六式發問技巧》及研發「心大心細」共融 x 情緒桌遊。
其他人也瀏覽了以下連結…
我想支持童SEN同戲
https://senmilyhk.com/supportus/